一、什么是三幕剧
三幕剧是传统戏剧的模式之一,即由起点、高潮、结局三部分组成的剧作模式,通俗解释即为“起、转、合”。三幕剧没有承接部分,所以相对于现在的影视或文学作品来说结构属于较为简单的一种,如下图所示。
二、三幕剧的格式
1.第一幕
第一幕即“起”幕,大约占作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随着读者的习惯越来越期望高频率的事件发生,所以“第一幕结点”正在逐渐提前。一般来说,第一幕的高潮节点可以与我们上一篇教程所讲的“激励事件”合为一体,即激励事件的顶峰就是第一幕的高潮结点。
主人公在第一幕的开端展示自己的日常出境和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等观众认清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状态后,故事就应抓紧进入“激励事件”,激励事件促使故事往顶端或低谷发展,打破了主人公原来生活的平衡感,待到激励事件完成之后,主人公在新的境遇下达到了平衡感,这个新的平衡感即为第一幕结点。平衡感的意思是,主人公能够处理好发生在眼前的状况以及促使他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平稳进行。
2.第二幕
第二幕开始时即开始打破第一幕结点的“平衡感”,主人公陷入了新的麻烦之中,这个麻烦可能会把他拉回影片开始的现状,或者比他刚开始的现状还要糟糕。第二幕的结点是一个“不可逆”点,也称为不归点,即主人公在经历了这场最重大的遭遇后,无法再回归他原来的生活,他必须做出重大的改变才能将生活重新开始。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避免事件的重复性。即检查一下自己写的第一幕的激励事件与第二幕的事件是否有相似之处,主人公是否在两个结点上有相似的表现,如果发现相似,要尽量规避。例如主人公在第一幕的结点遇到了生死抉择,第二个结点还是生死抉择的话,读者便会容易走神。一次的偶然会使读者同情主人公,两次及以上的重复会让读者认为主人公命运不济、本该如此,这样就失去了我们希望读者与主人公建立共情的作用。所以,并不是幕越多,故事就越复杂、越受欢迎,因为涉及主人公一生最重大的事件无非就那么几个,每加一幕都需要我们对前边的人物小传和故事背景铺陈更巨量的内容。而铺陈这么多内容的糟糕结果,有可能是读者看到开头就已经放弃了这么复杂的故事。
往常的创作规律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例如许多作者会将主人公的感情线和事业线中其中一条线的低落点放在第一幕的结点上,即情场失意但事业得意,或者情场得意但事业失意,然后再将这两条线的低落点集体放在第二幕结点之上,第二幕结点时,主人公一定是经历了他这一生最重大且最难处决的一切。但还是希望作者们能够写出其他的线路,而不是受这些经验影响太多,因为这种所谓的经验在慢慢灌输给读者的同时,读者也在快速地辨识这些内容并且成长,若再来这些陈词滥调,恐怕并不是太受读者欢迎。这些原理能给大家的只能是骨骼架构,剩下的故事血肉还是需要新鲜的想法来填充。
3.第三幕
第三幕的结点同时也是这个故事的结局。一般来说,第二幕时间是最长的,第一幕和第三幕的时间都约四分之一左右。第三幕相对于前两幕来说,事件最密集、节拍最紧密、人物行动最复杂、感情渲染最大化。
第三幕往往伴随的是主人公的彻底转变或者彻底追寻到目标。主人公在第一幕结点完成了自己的“自觉目标”,但发现自觉目标并未给自己生活带来多少欢乐,在随着第二幕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主人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到了第二幕的结点。那么第三幕开始,主人公是一个完全“醒悟”的人,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追求的其实并不重要,他重新确立了自己的“不自觉目标”,而且往往这个不自觉目标是与之前的目标相悖的。第三幕开始时,主人公往“不自觉目标”努力,最终获得了超脱最原先生活状态的成功,获得完满结局。
第三幕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好坏,因为结尾质量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才是最深的。如若第一二幕处理得好,但虎头蛇尾,往往这部作品后期就会泯灭在一个礼拜之内,因为没有读者会给其他人极力推荐一部结尾没有深刻印象的作品。所以当我们写到第三幕的时候,是最疲倦的时候,但需要比之前还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在此之上,并且需要我们去突破常规,让读者“意想不到”但却又符合逻辑,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佳结局状态。
三、注意三幕剧中的次情节
“次情节”是作为传统三幕剧简单结构的补充情节而出现的,它通常被放在第二幕中,作为第一幕和第三幕快节奏的衔接部分。随着读者对故事节奏逐渐加快的审美要求,第一幕和第三幕的时间被压缩到了各占四分之一左右,第二幕的时间占到了全部作品的一半。这一半的时间里非常容易出问题,因为它没有大到极致的事件,读者很容在这放弃继续读下去,注意力不会再集中在这个故事上。一旦读者的注意力走失,我们很难再将其拉回剧情之中。所以“次情节”的诞生,就是为了弥补平淡且冗长的第二幕。
“次情节”在第一幕出现,在第二幕结点之前结束,通常它会在整个故事的中间就终结掉,避免影响读者的注意力从主情节上分散,但必要时候需要填充进来以拉回读者的注意力。例如,在马特达蒙出演的经典电影《谍影重重》中,爱情线就是主人公的“次情节”,而主情节是马特达蒙去寻找自己的身份之谜。在主人公寻找自己身份之谜的中途出现了节奏过紧、紧绷时间过长的问题,于是放了一条简短的爱情线,这条爱情线在第二幕结点之前结束掉,催化了主人公的转变后便再无交代,剩下的剧情重新集中在了身份之谜的寻找上,这边是次情节的完美应用。于是,有“次情节”的三幕剧既规避了四五幕剧的重复结点和开场信息过于复杂的弱点,又丰富了三幕剧结构简单的弊端,成为了现今大多数影视作家最喜欢用的结构样式。